砂铸铝工艺用作生产大型铝铸件的铸造,将熔化铝合金倒入由砂子(天然或合成)做成的模腔中。这节谈论了砂铸铝的过程,包含形式,分型设计和浇道设计的注意事项和铸造收缩余量。
砂铸铝生产工艺模贝
砂子中的空腔是通过使用模贝形成的,该模贝一般而言由铝合金做成,有时由木头做成。砂芯是一种插入砂型型腔中的复合砂产品,可产生铝铸件的内部特征,例如孔或内部通道等。将芯放置在腔中以形成所需形状的孔。砂芯是添加到模贝中,砂型用作定位和支撑砂芯,也可以采用泡沫支撑。冒口是在模贝的关键构成部分,用作承载太多的铝合金融液。其目的是在铝合金融液凝固和收缩时将铝合金融液进给到模腔中,进而防止主铝铸件产生缩松或者气孔。
上下箱模具结构是砂型铝合金铸造的常见结构
在一个由两部分组成的模贝中(也是常见的砂铸铝模贝),上部(包含模板,砂箱和型芯的上部)称之为上模,下部称之为下模。分型线或分型面是划分上型和下型的线或型面。首先,将上模部分充填以砂子,之后将设置砂芯,浇铸系统在分模线附近。之后将上模装配到下模上,之后将砂子倒在下模的一半上,覆盖模贝,型芯和浇铸系统。砂子通过振动和机械手段压实。接下去,将上模从拖动中移除,之后仔细移除模贝极其抽心。目的是在不破坏模腔的情况下去除模贝。通过设计模贝的脱模斜度,从模贝的垂直面到垂直面有微小的角度偏位,能够优化此操作方法。一般而言拔模斜度最小为1°或1.3毫米(0.060In),以较大者为准。
砂型铝生产工艺浇口和冒口的设置
将铝合金融液倒入浇铸杯中,该浇铸杯是将熔化材料供应到模腔的浇口系统的一部分。连接到浇铸杯的浇口系统的垂直部分是浇道,水平部分被称为浇道,最后到达浇铸系统引入模贝腔的多个点,称之为浇口。此外,选通系统有扩展,称之为排气孔或者冒口,为积聚的气体和排出的空气提供了通向大气的路径。
一般而言使腔体过大,以使铝合金融液在冷却至室温时收缩。也是通过使模贝放大来实现的。为了解决收缩问题,必须通过这些要素使模贝变大。这些是线性要素,适用每一个方位。这些收缩余量仅是近似值,因为准确的余量由铝铸件的形状和尺寸决定。此外,铝铸件的不同部分可能需要不同的收缩率,铝铸件的收缩率大约为1.2%。
砂铸铝铸件一般而言面粗糙,有时会带有面杂质和面变化,对这种类型的缺陷进行加工(数控加工)。